《淺談幽默的底層運作原理》

在某段影片中,一位 YouTuber滿臉誠懇地開場:「現在上網真的要小心個資外洩……」 不到一秒,你已經笑了。你知道接下來是什麼。VPN 廠商的業配——Surfshark,又來了。 笑點並不在台詞本身,而是你比他早一步知道他要說什麼。

這,就是「笑」的本質。

笑,不是因為好笑

許多人以為「好笑」是笑的原因。實則不然。 笑是一種腦內認知機制的觸發反應。

當我們發現語言、情境、節奏、畫面之間存在一種違和預期的巧妙差距,而我們能在極短時間內理解、接上邏輯,那一瞬間的大腦釋放了一種「啊,我懂了」的訊號。這個訊號,就是笑的觸媒。

有人說這是一種認知上的勝利快感,也有人說這是一種「語意突變的滑稽感」——但無論名稱為何,關鍵在於理解。

0.5 秒理論

試想: 一個冷笑話說出來,你瞬間就懂,那就只是「好懂」。 三秒後才懂,笑意已冷,成為「知道了」。 唯有在 0.5 秒內被你理解的笑話,才有可能讓你會心一笑。

這不是精確數值,而是一種臨界的節奏感。 如果說笑話是「理解的釣魚」,那麼觀眾的笑,就是釣竿被扯動的那一瞬。

VPN 廠商與套路的快感

再來說 Surfshark。

VPN 廠商常出現在各式 Youtuber 的影片中。內容總是大同小異:「上網安全」、「個資保護」、「現在特價」。觀眾早已對這段開場詞建立起「預知未來」的能力。

而當某次影片一開口就說:「我們今天來聊聊資安的重要性……」 你還沒聽完,就笑了。

這種笑,不是因為 VPN 本身有趣,而是因為——我早就知道你會說這個。

這是幽默的另一個底層邏輯:預測勝利感。

你笑的不是內容,而是你自己。你笑,是因為你贏了。

共犯式幽默:「你懂,我也懂」

一個真正讓人「笑出聲」的幽默,往往還帶有一點「共犯式」的意味。

例如:

程式設計師之間流傳的 regex 梗圖。

「李弘毅幾班? DAIKIN!」這類故意扭曲語意的諧音冷笑話。

懂,就會笑;不懂,就只能問號。

這種幽默靠的不是語言,而是「共享的背景知識」。觀眾笑,是因為「我也是」。這不是一種排他,而是一種識別。你是懂的人之一。

我們為何會笑?

或許,笑從來就不是為了快樂,而是為了證明自己還在掌握之中。

笑,是因為我理解了世界的奇怪運作邏輯。

笑,是因為我發現這個局、而沒有被騙。

笑,是因為我提前預知了下一秒。

笑,是一種比沉默更高階的「我懂了」。

結語:你笑了嗎?

下一次,當你在看到某個影片還沒開場就忍不住笑出來時, 不妨問問自己:你笑的,是笑話本身,還是你自己早一步「看破」了它?

這不是壞事。 這只是證明,你的大腦還沒生鏽。


(Note: AI-generated content by ChatGPT)